2015年1月到9月,中国的股市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历程了一轮大涨,又金融了一轮暴跌,尤其是6到9月的暴跌,上证指数跌幅43%,大部分股票腰斩,甚至不少股票跌幅70%-80%,如此的暴跌让不少的散户亏损累累,甚至不少的大户和机构由于筹资融券被迫清仓,如此一个惨烈的景象让不少股民胆战心惊,这也给证券投资学的教学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证券投资学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核心课程,也是金融专业中与证券市场联系最紧密的课程。证券投资学教学最基本的目的是教会学生能进行证券买卖,最基本目的是教会炒股,不只要了解开户程序,还要学会最基本的基本面剖析和技术剖析办法,为市场和社会培育合格的股民、理性的投资者。高级目的是为同学们深造打下好的基础。证券业对人才的需要,相当一部分是需要有多学科的常识背景,而不止是单纯的金融常识。证券业的大进步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非常不错的工作机会,所以大家要培养学生学会实质工作所需要的技能,需要学生参加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中,获得证券经纪从业资格证书。
1、证券投资学课程特征
一是证券投资学涉及的内容多,证券投资学其实不止是这一门课的常识,它在剖析时还综合运用了其他课程常识,譬如在剖析宏观经济时会用到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常识,在剖析微观企业的运行情况时需要微观经济学、财务管理学、投资学等方面的常识,因此要想做好证券投资的剖析,就需要第一熟知这类有关课程的有关常识,还要在需要的时候综合运用起来,譬如央行降息,作为投资者就需要了解降息对于经济和股市的影响,降息一般是央行在经济下行趋势下进行的货币货币政策逆向调控,但它对经济中各行业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当然对于资产负债率比较高的行业来讲利好用途更大,特别是房产,但对于银行来讲就会是利空,那样最后对股市的影响就要综合地看了,可以说,证券投资学的综合性非常强。
二是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操作性非常强。证券投资学不但可能涉及到其他多门课程的常识,还需要将他们都能融入进平常的剖析过程中。证券投资学的基本面剖析这样,技术面剖析更是这样,在证券投资学技术剖析部分会教不少的技术剖析办法和指标,这类办法和指标需要经过多次的反复用才能,这类办法和指标就像是一种武器,你只有经过反复的练习和用才会熟练的用法,不然比较容易就会伤到自己。
三是证券投资学紧密联系着整个社会。股市是整个社会的晴雨表,第一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一个国家经济的进步变化都会反映到股市中来,虽然未必会立刻或同步反映,但一定会或迟或早地反映在股市中;股市还是政治的晴雨表,一国政治上的波动也会反映到资本市场上,譬如全国人大常委会2014年8月31日对香港政改作出决定后,学生团体率先发起罢课抗议,其后又告升级行动,“占中”运动随之启动,最后酿成长达近80日的非法占领运动。而看香港的恒生指数,从2014年9月4日的25362.98点一直跌到12月18日的22529.75,伴随12月15日香港警方完成铜锣湾清场及拘捕行动,宣告为期79日的占领运动正式落幕,恒生指数才又探底走出一波为期5个月的上升行情。股市又是军事的晴雨表,俄罗斯国防部9月30日证实,俄罗斯已开始在叙利亚境内展开针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军事行动,俄方当天对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武装分子发动空袭,再来看俄罗斯的股市,9月30日后经过两天的短暂回调后于十月5日开始了一波较强力度的回升。
2、公选课证券投资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生的专业基础不同。公选课是面向全校非金融专业学生开设的选修课,因而学生来自每个不一样的专业,有财经类专业,也有法学、文学与工科类专业,这类不同专业的学生的专业基础不同,所修学的课程也不同,因而在证券投资学中的有关常识内容,各学生的理解程度就会存在不少有什么区别,财经类专业学生就可能更容易理解,而法学、文学与工科类学生由于没太多财经类课程基础,因此在理解证券投资学内容时就会相对困难题,这就给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带来了一个挑战。
二是学生的学习计划也不同。对于公选课的目的,不少学生是想学点东西的,但也有部分学生只不过想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需要。学习计划不同就决定了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的不同,而证券投资学的学习需要要对证券投资有一个好的兴趣,如此在课后才能积极进行实践操作,同时积极进行考虑和总结,证券投资的技术一定量上就是经验的总结。
三是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金融课程,书本上与课堂所讲的内容都是其他人经验的总结,是间接常识,学生只有通过我们的实践操作,如此才能深刻理解各种技术办法在实质交易时具体如何运用;同时在资本市场流传着如此的话“历史是惊人的相似,但发生的时间、发生的方法、发生的幅度又是不同的”,这就对证券投资者对于间接经验的理解和运用提出了非常高的需要,从大方向上来讲,涨多了会跌,跌多了会涨,这是不变的规律,但具体什么时间会涨,什么时间会跌,这需要对市场和技术有非常不错的理解才会有领会,而学生尤其是一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课业任务与各种活动本来就不少,是不是有充分的时间去消化吸收课堂常识,并且在实践操盘时去领会实质运用过程,就值得怀疑了。
3、证券投资学教学的对策与考虑
一是打造科学的考核体系。由于是公选课,尤其是针对非金融专业的公选课,假如没考核的重压,学生一定没非常强的学习动力,依据平常的认知,不少学生选课其实就是为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需要的,因而如何打造一个科学适当的考核体系就非常重要了,有些老师使用闭卷笔试的方法来考核,如此的考核就侧重于书面常识的考核,学生在考试前把有关常识背一背就差不多可以应对了;有些老师需要写一篇有关的论文来考核,如此学生东拼西凑好一篇论文就了事,对于学生来讲更容易应对。证券投资学需要学生对于课堂上的常识可以理解并消化吸收,直到在实质操盘时可以运用,那样在考核时如何达到这需要呢,笔者规定学生写一篇模拟操盘剖析报告,需要分别从所教授的基本面剖析和技术面剖析两个不一样的角度对当面的市场与所投资的品种进行剖析,并且规定至少进行10次以上的模拟投资操作,如此就引导学生平常就得进行模拟操作,从而将课堂所学就能运用起来了。
二是平常的教学中需要使用案例教学。《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常识、理论体系复杂且具备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借助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对于证券投资的入门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学会基本剖析法和技术剖析法在证券投资剖析中的运用。对于学生而言,案例能迫使他们把理论化作工具来帮助他们解决应用中的问题,不只使他们理解理论,也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学生通过案例教学获得的常识是自己理解了的可以全方位理解的常识,是有着真实背景的常识,它能立即被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处置类似的证券投资问题,将是理论教学的要紧补充。
三是要引导学生关心时事政治。由于资本市场与时事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对于中国如此的进步中国家来讲就更是如此,作为进步中国家,中国的资本市场无论是规范还是投资者都还没成熟,因而更容易遭到时事政治政策的影响,因而不少人说中国股市是政策市,这一定量上反映了中国的资本市场还处于进步健全中的阶段,中国的管理者也在持续的提升宏观管理水平。对于处于这个阶段的投资者来讲就需要积极关心国家的大政方针、与各项规定手段的颁布,同时能把它们结合到目前的市场状况中去理解,如此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中国的资本市场。